偏远山村变身研学热地
(资料图)
建德研学游“点石成金”
新桥村独特的地质文化景观吸引了大批研学者。
本报讯(记者 胡月华 建德微融圈 尚飞 李孟)“通过显微镜观察化石的结构和形态,再用气动锋笔枪慢慢修复,剥去上面的围岩,让它的骨骼结构暴露出来。”近日,阴雨绵绵,但建德的研学游热度依然很高,30余位来自江苏省的学生认真地在李家镇新桥村文化礼堂里体验古生物化石修复。
“看新闻得知浙江建德李家镇这里有独特的黄铁矿化菊石等化石资源,我们就想着带学生们来现场看看,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此次带队来李家镇研学的老师介绍,下一批学生研学时间已定在4月底。
据了解,新桥村以前鲜有外地游客来参观,但该村不仅发掘出数万年前“建德人”牙化石,还发现砾岩石林以及2亿多年前的菊石动物群,为此,李家镇在去年启动“建德人”遗址保护工程和地质文化镇建设,大力推进“浙人之源”共富链组,改建化石馆、化石修复室、考古工作室和奇石馆,打造砾岩石林、倒转地层等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景观点,同时引入专业团队和社会资本,参与研学课程开发、客源市场对接。
“今年已接待研学人员1300余人次,初步预测今年将接待学生3万人次以上。”李家镇党委书记何洪宇介绍。
让何洪宇高兴的是研学游热不仅为乡村增添人气,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就业。
何洪宇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村里专门设了研学食堂,每周承接研学团队用餐业务,“每接待一名学生,村集体可获35元收入,农户每次帮厨增收150元。”何洪宇说,村里的低收入农户是轮流参与帮厨的。此外,研学食堂的当季瓜果蔬菜,都从本地农户家里收购,进一步带动村民们农特产品销售。
“我们研学项目是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的,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研学学生3300余人次,村集体增收28万余元。”何洪宇介绍,目前李家镇还在不断探索“研学+”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将研学与生态文旅、文创等产业有机结合,与优质企业合作,开发矿物晶体、古生物元素和文创盲盒等系列好玩有趣的文创产品,组织或参与流动博物馆入校科普等文创推广活动,逐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
记者从建德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建德共有43家建德市级以上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营地),其中浙江省级2家,杭州市级9家。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航空科普、农夫山泉水资源、李家古生物化石等研学旅行产品推广,积极打造‘华东地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目的地’。”建德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