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对地方来说,应着力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有效推动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形成特色鲜明的质量发展模式,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树牢质量发展理念。在质量建设中,应加强质量引导,积极打造符合县(区)域特色的质量发展模式,形成浓厚的质量文化。一是开展质量文化宣传。深入开展质量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等活动,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二是传承质量精神内涵。弘扬地域内既有的特色质量文化,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为一种质量自觉,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制造业练就“内功”,将技艺、品质、信誉深深融入产品和服务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质量体验。三是加强质量变革创新。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从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等微观领域,向经济、产业、区域质量等宏观层面拓展,形成“以质取胜”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
筑牢质量发展保障。持续优化质量工作环境,着力完善质量体系,不断提高治理能力。一是构建大质量治理工作格局。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质量工作议事协调机构,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治理工作格局。结合省市级质量建设规划,全面推进质量强县(区)建设,不断擦亮域内“质造”的发展品牌。二是落实质量工作各项保障。出台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措施,建立政府各部门间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出台质量相关扶持政策,惩戒激励并举,强化质量管理。加大质量工作扶持力度,落实上级奖励政策,投入质量工作专项资金,满足质量发展、质量监督、品牌、信用、商标专利等工作需要,充分调动各领域参与质量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完善质量组织体系。以管理提升带动企业发展,引导规上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把全面质量管理夯实到一线,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机制。以考核主线推动责任落实,将质量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形成各部门抓质量、提质量的良好局面。以“质量强县(区)”深度融合“工业强县(区)”,推进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着力打造区域产业质量高地。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强化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为企业发展破题赋能。一是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保障重点领域质量安全,规范食品药品、建筑建材、环境监测、公共卫生等领域检验检测行为,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建设。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提升检测质量,推动检验检测行业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指导帮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扎实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等工作,通过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为企业创造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质量、品牌的需求。三是推广质量基础设施应用。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并推进基层服务站建设,通过“1+N”的服务模式,重点帮扶企业解决生产和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质量技术、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等问题,主动为企业稳质量、补短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韧性。
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应结合地域产业特点与发展方向,有规划、成梯队的开展重点行业质量提升。一是强化质量监管。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检,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抽检后处理工作,保障民生领域质量安全,确保重要工业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强化标准引领。积极引导、培育辖区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围绕地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在工业、农业和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建立标准化项目培育库,以先进标准引领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水平。三是强化品牌培育。以品牌引领质量,以质量铸就品牌,推动企业重视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在行业内有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同时,扶持具有优秀品牌的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树立具有一流质量标准和品牌价值的样板企业,发挥优秀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以品牌创建带动质量提升。
(马志勇,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委书记)